編者按:由中共安徽省委主管主辦的《江淮》雜志在2022年第5期刊發集團黨委書記、董事長、總經理章理中同志文章——《在新征程中加快推進媒體融合發展》?,F全文轉發,供集團干部職工學習貫徹。
在新征程中加快推進媒體融合發展
習近平總書記在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指出,要推動融合發展,主動借助新媒體傳播優勢。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《決議》 強調:“高度重視傳播手段建設和創新,推動媒體融合發展,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、引導力、影響力、公信力?!弊鳛槭任ㄒ灰患乙曰ヂ摼W為主要傳播形態的新媒體集團,我們自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指示精神,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作為重大政治任務,提升政治站位、統一思想認識,錨定打造新型主流媒體這一發展目標,圍繞中心服務大局,融合創新勇爭一流,努力實現主流媒體的“四個重塑”,在新征程中加快推進媒體融合發展,為建設現代化美好安徽凝聚強大力量。
堅定發展方向,重塑業務流程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,推動媒體融合發展,要堅持一體化發展方向。近年來,安徽新媒體集團圍繞“一”字破題“融”字解題,通過流程優化、平臺再造,實現各種媒介資源、生產要素有效整合,實現信息內容、技術應用、平臺終端、管理手段共融互通,催化融合質變,放大一體效能。一是著力流程優化。以技術支撐為先導,整合采編力量,出臺扶持辦法,重點打造徽喜鵲等重點融媒體工作室,推進“策采編審發評”一體化運行和“網端報微視號”一體化傳播, 強策劃、強推廣、強運營、強品牌,不斷提升新聞宣傳工作質量和水平。幾年來集團內容生產能力逐步強化,融媒產品不斷涌現,其中有5件作品榮獲中國新聞獎,取得較好社會反響。二是著力平臺再造。高標準規劃“安徽云”技術平臺建設,集團 2019 年啟動“ 一云一端一平臺”整體升級,2020 年推進媒體融合技術平臺智能化改造、移動化視頻生產,2021年推動以“安徽云”為基礎支撐的全媒體傳播體系建設,持續用勁壓茬推進,為集團各媒體發展提供了有力支 撐和堅實保障,為全省媒體融合提供技術能力和經驗示范。三是著力共融互通。通過不斷升級優化“安徽云” 核心功能,包括覆蓋兩微多端的采編功能、多種新媒體產品創作工具的支撐功能、全網涉皖新聞資訊大數據的內容管理功能、全網傳播效果的監測反饋功能,為各類機構用戶提供媒體融合的解決方案,實現各種媒介資源和要素的有效整合。
2020 年7 月“第一書記夸家底”網絡直播公益助農活動舒城專場,中安在線主持人與四位第一書記、一位駐村扶貧工作隊副隊長直播帶貨。
明確目標任務,重塑傳播格局。省第十一次黨代會提出,要加快打造有全國影響力的新媒體品牌。按照省委戰略部署和工作要求,新媒體集團加快建設全媒體傳播體系,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。一是建強傳播矩陣。堅持中安在線網站、中安新聞客戶端、中安視頻“網端視”三個核心媒體持續用力,實現安徽發布、安徽省人民政府網等政務類協同傳播矩陣影響力顯著提升,建設多形態、立體化、多層級區域性傳播平臺。二是做強內容供給。持續推進徽喜鵲、宛新平、沸點、中安視頻、文明皖風等重點融媒體工作室建設,不斷推出更多圍繞中心服務大局、符合新時代要求、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全媒體新聞精品佳作。三是增強協同創新。推進“ 安徽云” 協同創新系統項目建設,做實安徽網絡內容審核與安全管理平臺、智能化內容生產實驗室、輿情與版權大數據實驗室三大項目,通過突破創新主體間的壁壘,充分釋放彼此間人才、資本、信息、技術等創新要素活力,實現深度合作,推進協同創新。
堅持創新驅動,重塑發展動能。2016年4月,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時指出,把創新作為最大政策。2020年8月,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時再次強調,要實現彎道超車、跨越發展,關鍵靠創新。面對網絡生態、發展業態的變化,新媒體要實現高質量發展,必須依靠創新驅動的內涵型增長,以創新集聚媒體融合發展動能。一是集聚安全發展動能。發揮集團獲得“一種互聯網安全防護裝置”等一批實用新型發明專利,以及雙軟認證、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、科創板上市孵化企業、CISP專業安全人員、省網信網絡安全技術應急支撐單位等一系列資質優勢,加強內容安全和網絡安全管理制度建設,落實“人防”加“技防”相結合的防護體系,奠定安全發展堅實基礎。二是集聚科學發展動能。堅持人才為本、超前謀劃,近期與安徽藝術學院合作共建新媒體產業學院,在科研交流、師資建設、實習實訓、學院建設等方面開展廣泛合作,服務安徽產業發展需要,合力驅動媒體深度融合發展。三是集聚跨越發展動能。按照集團《關于推進集團媒體技術發展的意見》,從技術研發、人才培養、成果轉化等方面為技術發展提供制度保證。持續推進“安徽云”平臺迭代升級,為集團新聞宣傳和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持,同時服務好“安徽云”平臺上運行的外部客戶,包括支撐“安徽省四送一服”、六安“皖企通”等垂直行業應用平臺,安徽煙草、合力叉車等多個企業級融媒體中心。
把握時代要求,重塑媒體價值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,要“堅持正確輿論導向,高度重視傳播手段建設和創新,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、引導力、影響力、公信力?!边@為黨的新聞輿論工作指明了方向,明確了著力點。我們要增強緊迫感和使命感,提升站位、拉高標桿,全面提高新形勢下新聞輿論工作能力和水平,以實際行動重塑媒體價值。一是以傳播正能量重塑媒體價值。堅持政治家辦新聞網站,把正確政治方向放在首位,堅決做到圍繞中心、服務大局,以貫徹落實黨委政府各項決策部署為主線,充分發揮輿論引領作用,以新聞輿論工作“時度效”為標尺,把傳播的每一個環節緊密地融入當地黨委政府的工作環節,激發起全社會團結奮進的強大力量。二是以創作高質量重塑媒體價值。堅持目標導向,盯緊效果,上接天線、下接地氣,善用新媒體環境下群眾喜聞樂見的載體手段做好正面宣傳,注重走好網上群眾路線,在秉持媒體及時、專業、客觀報道原則的同時,以同理心、同情心聽民聲、知民情、解民憂,全面提升新聞輿論工作能力水平。三是以聚攏大流量重塑媒體價值。深度掌握應用流量思維、用戶思維,精準聚攏流量,沉淀用戶。加快建設區域化、平臺型、智慧型媒體,實施新聞+政務服務商務戰略,吸引圈住本地用戶。面對有內容而少用戶、有“爆款”缺精品的傳播現實,保持不受外界干擾的定力,保持主流輿論建設者狀態,用心琢磨內外兼修,在主題宣傳、形勢宣傳、政策宣傳、成就宣傳、典型宣傳中,不斷推出更多群眾喜愛、刷屏熱傳的精品。(作者:集團黨委書記、董事長、總經理 章理中)